博客录·boke.lu
朋友:83 文章:1315
博客录·boke.lu
头像
博客录旗下·博客圈子·bokequanzi.com
头像
轻雅阁
开发一个随机一句话 API 接口:基于 Koa 和 MongoDB 的实战经验 最近,我开发了一个有趣的 API 接口——随机一句话接口。通过这个接口,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 GET 请求获取随机的句子,并可以根据需要指定分类和数量。
07月01日 PM 02:21
查看原文
头像
极客死亡计划
如何应对烦人的推销员?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去体育馆领军训服装的那天下午,我在路上碰到了一个胖胖的学长(至少他自称是我学长),他拦住我说他学的是市场营销,需要做一个实践作业,然后从双肩包里掏出来一盒笔,打开手机给我看了一个不知是真是假的淘宝页面,说这笔一盒 55,现在卖我 36,说之前有一个学生为了支持学长,一口气买了 16 盒,问我要不要也买 16 盒。当时的我刚高中毕业,再加上才到新环境第一天,不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颤颤巍巍地说「就买两盒吧」,然后就花出去了 72 块钱。 那个「学长」说的话至少有一句是真的「多买几盒你可能大学四年都用不完」,不过我是个纸质手帐爱好者,那笔实在太难用,就全部丢掉了。正好最近高考放榜,即将有一届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再加上我其实对「推销」这件事情确实有很多看法,故作此文。 首先,如果你刚高中毕业:笔都留着,能用到你大学毕业。我认真的。 好了,接下来进入正题。 定义敌人,成为敌人 称推销员为「敌人」可能有些职业歧视的意味,但把格局放小一点,当一个推销员向你走来的时候,他要的就是你口袋里的钱,做销售的就是靠业绩吃饭的(除了部分与企业负责人打交道的、不赚取佣金的销售从业者);而普通消费者当然不愿意因为一个人说了什么话就随随便便地花掉钱。为了守住自己的钱袋子,消费者和推销员之间的拉扯就是一种无形的战斗,就是要分敌我的。对推销员来说,我的固执也是他赚钱路上的拦路虎嘛。 真正让我学到教训的其实并不是「被推销」,而是「去推销」。我在大一下学期做的兼职其实就是销售的角色,需要在校园里拦住陌生人假装寒暄、假装对他们感兴趣,然后兴奋地聊起一个活动,再漫不经心地提起价格,最后说服对方这个钱花了有多值得。 这里要抽象出一个概念——人际交往的目的。推销员自然是带着「目的」和陌生人说话的,而消费者作为突然被对话的人,在这场对话中是没有「目的」的。当一个有「目的」的人对上一个没有「目的」的人,孰强孰弱其实很明显了。不只是推销,在上司和下属的交流、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也会有这种「目的」有无的差异。如果你很容易被说服,请仔细想想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而对方来找你,他又有什么「目的」。 请记住推销员的目的永远是工作需要,对方展现出来的热情、健谈、关切,甚至是喜欢,都是利益驱动的。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在一个团队里的时候总是给你鼓励加油,笑脸相迎,断开任何利益牵扯之后,就见了面连招呼都不打的那种人。推销员也是这样的人,他们所有的好意,甚至是杀伤力拉满的「真诚」,都是为了获得利益的方法。不过,也请不要污名化推销员这个职业,毕竟那只是他们的「工作」而已。自己花了不愿意花的钱不能责备甚至谩骂推销员,他们只是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自己花不花钱,决定权一直都在自己手上,所以要学会使用这个权利。 而你的目的呢?在一场突然发生的对话当中,你是没有目的的,所以你需要想起自己原本的目的。如果你是正在去考试的路上,你的目的就是去考试,任何人都不能妨碍这个目的。当然,推销员在得知你有重要或紧急的事情要做时自然不会继续打扰,那如果没有呢?如果你只是出门逛逛,却被一个推销员扰乱了好心情呢?虽然「不被打扰地闲逛」也是一个目的,但显然无法说服目的性更强的对方,那么「说谎」就很有必要。对方本身就是往真话里添油加醋、不把话说完整的人,你为什么不能骗一个陌生人说「我很忙」?毕竟这不是能够直接挂断(或者自动过滤掉)的电话推销,拔腿就跑显然是不太文明的。 学会拒绝和识别套路 说「不」其实很简单,但拒绝推销员要难得多,尤其对于一些社交能力较差、多少有些怕生的内向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学生的钱好赚啦!),最大的原因在于,推销员不会因为一次拒绝而善罢甘休。 大家都说现在大环境不好,在较差的经济环境下还能干到现在的推销员,背后的企业往往都有一套完整的推销流程和体系。他们总结了很多的经验,你的每一次拒绝都会被当作一个样本、一个「抵触点」,推销员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和你的寒暄和对谈中,他们会寻找「痛点」,然后用他们说过无数遍的话术来「打痛点」,编织出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故事。1我有一个被培训机构推销过的朋友说:「听了他们说的话,好像要是我拒绝了,我就是一个不上进的坏学生一样。」 不能识别套路的人会先陷入到情绪当中,但如果能猜透对方行为背后的逻辑,就能在被情绪操控(被销售员操控情绪)之前意识到对方「在搞什么名堂」。 行为类别 背后逻辑 例子 记住 突然的赞美 找话题、拉近关系、建立信任感 「哇,你的伞和你的衣服好配啊」「小哥哥刚才是你在唱歌吗,好好听啊」2 没有目的的人不会这样跟你说话;陌生人表达赞美的方式不会这样夸张。 表明身份 建立信任感 「我就是这个学校的呀」「帮学长扫个码吧」 他多半不是你学长,只是足够自信;就算是,那关你什么事? 询问职业 / 未来规划 找痛点 「同学以后是想考研还是想毕业找工作啊?」 你回答哪个对方都有对应的话术,换一个不寻常的答案,或者避免直接回答3 闲聊、提问引导你说话 拖延时间,尝试引起你的兴趣 「同学一般在寝室做些什么?」「和同学关系怎么样?」「你觉得 XXX 这个东西怎么样?」 不要喜欢上这个人,时刻提醒自己他的目的和自己的目的。 请求帮忙 找话茬,很快就会发现对方根本不需要帮忙 「帮我丢个东西吧」(然后递过来一张卡) 别拿。 出示相关证明 建立信任感、说服 「我们都是合法合规的」「这个笔官方售价要 55 呢」「我们是有 XX 资质的」 合法合规是基本要求不是卖点;官方售价就算是真的也和你买不买没关系;资质就算是真的也不一定有含金量。他们只想让你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 告诉你你是谁 让你以为自己想要、以为自己有需求 「我看你也是个上进的人……」「你平时应该也……」「像咱们经常……,就需要……」 对方口中的「你」不是真的你,对方说你有需求不代表你真的有需求。 不恰当的价格对比 让你以为性价比很高 「相当于一杯奶茶钱」「每天只有一两块」 奶茶其实很贵;任何价格换算到每天都会很便宜。 声称有免费的东西 引起兴趣以制造赚钱的可能 「不用加微信也不用扫码,我带你去看看就行了,还有免费的产品送」 别做梦,也别以为自己能忍住不买。 滔滔不绝地介绍产品但迟迟不提价格 价格很高,所以要先引起你的购买欲 「……(此处省略几百字背得滚瓜烂熟的话术),现在活动价只要 2980,过几天就没有优惠了哦」 如果真的感兴趣,那就提前打断对方问价格;但记住:推销员是要赚取佣金的,你能不通过推销员买到更便宜的产品。 其实还有更多,但我想你应该能够举一反三了。记住,任何你能想到的常规答案,都有人说过了,不要直接回答问题,不要尝试用简单的理由糊弄4,要搞清楚对方问这个话题、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识别套路」。 此外,还有一类常见的「错误答案」必须拎出来单独说说,那就是「我以后再买(来)」「我已经买过类似的了」。推销员关注的是「当下的利益」,「以后再来」这个空洞的「承诺」对他毫无意义,他会继续想办法说服你「现在就买」,毕竟你现在付了钱他才能赚到这个月的佣金。同理,如果你说「我买过类似的了」,那么他会尝试说服你「我们家的产品有什么独特之处」。和推销员斗智斗勇要像在法庭上讲话一样,不给对方一丝继续发展的空间,绝对不能留下一点漏洞。 就算掌握了一些技巧,缩短了被推销员打扰的时间,被打扰的体验也是不好的。如果想减少这种体验,那就尝试从推销员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你为了完成指标必须要把产品卖出去,你站在大街上东张西望,你会找什么样的人推销产品?答案:看起来很闲又很好接近的人。所以,如果是一个人的话,走路快一点,脸摆臭一点,就没人敢来找你。如果不方便这么做,那就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多注意观察,例如地铁站门口,发现那些站在原地东张西望的人就离远一点好了。 理解敌人 回过头来,「销售」这个职业毫无疑问地惹人厌,但真的有那么坏吗?一些做销售的会这样给自己贴金:我们要把好的产品带给世界。如果是做教育行业的,还会喊出更响亮的口号,用语言来掩饰行径,把业绩增长说成是「今天帮助了多少个人」,让自己和身边人觉得自己做的是无比高尚的职业。 我并不是说推销是低贱的,但我很反感无缘无故上升意义、自我圣洁化的行为。引用 Broca 说的一句话就是:名义越是神圣,其掩盖的行径就越是污秽。赚钱又不可耻,干嘛把自己塑造成伟人? 我不觉得我自己做过推销的兼职,然后反过来教人怎么应对推销员,是一件双标的事情,因为我至始至终都没有觉得「推销」是错事,只是不少人都希望远离被推销这件事情而已。事实上,我很推荐内向者、社交能力较差的人、需要一些职业体验的人去尝试推销员的职业,这不仅是对社交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锻炼,还能让人对人性有一定的把握,毕竟推销员每天都要见到形形色色的人。 最后,希望各位都能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如果你问我这些乱七八糟的黑话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只是做兼职的时候听来的而已。 ↩︎ 这句话是我说的,我记得随后我说的是「你有没有想过学唱英文歌呀~」 ↩︎ 我碰到过的极端案例:我就想躺平,找个清闲的公务员职位,钻体制 Bug;我已经有方向了,看过那些考题,我觉得都挺简单的,来你们这就是因为爱好,学了对我也没什么实质帮助。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故事,那就编一个呗,自信点就行。 ↩︎ 说实话,面对推销员,除了「不用」什么都不说,都比给出简单的理由要有用地多。要么给出对方无法反驳的理由,要么就坚持表达「我不想」「不用」「我不感兴趣」。 ↩︎
07月01日 AM 09:54
查看原文
头像
刘郎阁
用Docker部署AList的开源替代品OpenList 前段时间,Alist的商业化事件引发不小争议。这款广受好评的开源网盘聚合工具,能整合多种网盘方便管理,却被原开发者Xhofe在未充分告知社区的情况下出售。后续出现域名变更、文档新增商业化内容、代...
07月01日 AM 06:03
查看原文
头像
李锋镝的博客
代码仓库挂了 上午正在快乐的写着bug,提交的时候突然发现提交失败。 什么情况?莫非组织抛弃了我? 联系运维,反馈说购买的三方的代码仓库,对方的服务出现了问题。 听到这里长出了一口气,原来组织并没有抛弃我。 打开三方的网页,发现能正常访问,不过页面最上方出现一行提示: Bitbucket is experiencing an inc […]
07月01日 AM 03:50
查看原文
头像
周天记
昕宇云IP被封事件始末 说到[昕宇云](https://www.xinyuy.com/)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它其实是一个云服务上,本身也是个小厂,不过如果经常逛各大论坛的话,可能会看到针对该服务商云服务器的推广活动,今天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诋毁和抹黑,只是想把实际情况说出来,孰对...
07月01日 AM 12:02
查看原文
头像
小王子
寒来暑往,感恩相伴丨那些与生物、地理同行的时光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转眼间,生物与地理课程已然悄然落幕。随着生地会考的到来,才惊觉这段充满探索与收获的学习旅程已悄然画上句号。回首这段学习时光,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知识的沉淀与成长的足迹,而其中最温暖的底色,是吴老师和宋老师两位老师悉心教导的身影。
06月30日 PM 02:08
查看原文
头像
莫比乌斯
笨与蠢 各个文明史上都有类似的关于「勤能补拙」的谚语,例如笨鸟先飞,或是 The early bird catches […]
06月30日 AM 03:02
查看原文
头像
晴空树
根宫佛国一日游——藏在衢州开化的超赞小众宝藏景点 前言5月末,去衢州参加妹妹婚礼,婚礼是周六。当天喝了酒不能回家,所以便多出一日可以游玩衢州。时间紧任务重,本次就挑选了根宫佛国这么一个景点去玩,出乎意料的还蛮有趣。其他就就在下次再来拉~根宫佛国...
06月30日 AM 12:28
查看原文
头像
极客死亡计划
稻草人周刊 Vol.35 Lorde 的新专辑《Virgin》在这周发布了。每周都在纠结周刊开头应该放哪首歌,尤其是自己非常情绪化的时候。这周改了三次周刊的音乐部分,原先是 Olivia Rodrigo 的《favorite crime》、Lady Gaga 的《LoveDrug》,然后是 Billie Eilish 的《THE GREATEST》。 如你所见,这期周刊各部分的小标题看起来不太一样了。别担心,大部分栏目只是名字改了而已。这么做的一个原因是 Emoji 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显示效果不一致,而且大部分都看起来花里胡哨的;另一个原因是我想要装神弄鬼展现一些个性。 旧栏目和新栏目的对应关系: 「↯ · 当下」→「🙋 在做什么」 「↺ · 回拨」→「✍️ 本月令我满意的作品」 「⋈︎ · 连接」→「💬 本期杂谈」 「※ · 妙语」→「👁️‍🗨️ 本周引文」 「∬ · 切片」→「🗣️ 碎碎念」 从这期周刊开始增设了新的栏目「⁂ · 星群」,名字来自 GitHub 的 Star 功能,分享那些我这周看到的觉得有意思的项目、网站和简单的想法。 ↯ · 当下 博客的改动(最近没心思写代码,所以是 Vibe Coding,只顾实现需求了) 统计页面 增加了「文章发布时间分布」统计图,毫无疑问地是凌晨发布的文章最多。 简化了文章底部混乱的交互逻辑,把「评论」「点赞」「群聊链接」和「赞赏连接」全都放在了一条直线上。 没心思去健身房,也不想和不必要的人打交道(另一个原因是有些身材焦虑),所以坚持在家做俯卧撑了。对身材没太多追求,只想练练胸肌。现在每天吃两块鸡胸,鸡见了我大概要绕着走。 一年以来第一次止不住地嚎啕大哭,还是两次,其中一次在大白天哭到自己昏睡过去。这是健康的情感表现吧。 和 Broca 电话聊了好久。 ↺ · 回拨 🔍 这是六月的最后一期周刊,照例进行本月的文章回顾。 搬家如何帮我理解现代人与消费的关系? 本文从我对自己行为的观察为出发点,阐述了消费行为(消费商品和消费实用信息)是如何帮助个体缓解焦虑的,又提及消费文化是如何制造焦虑的,最后呼吁读者停止下意识地用消费行为缓解焦虑,因为那实际上是在逃避真正的问题。 喝咖啡如何帮我开发自己的 S 属性? 此处的 S 指 MBTI 理论中的一个感知功能,表示 Sense(感觉),对应的另一个感知功能是 iNtuition(直觉)。本文先是论述了 N-S 这两个维度对人格的影响,为何这两类人很难相互理解。最后,文章呼吁各位 N 人(或者所有人)通过培养喝咖啡之类的需要用力感受的爱好,来帮助自己发展 S 功能,以便更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世界。 看动画片如何帮我提升译者素养? 尝试整理了翻译现实中人名的规范(结果发现几乎是没有规范),然后从动画片《小马宝莉》的角色译名入手,谈了谈虚构作品中的人物名称如何翻译。如果你好奇翻译工作为什么是一种创作,可以读读我的看法。 被错误抽象的抽象 本文涉及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形而上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论述了哲学中的「抽象」与计算机中的「抽象」有何相似性,以及个体应该如何运用抽象来认识世界。另外,这其实是一篇词源学相关的文章。 被人类自己剁碎的大脑 接着上个月的《 阅读应当是一种体验 》,这篇文章分析了「碎片化信息为何无助于建立准确的理解」,批评了人们不愿意了解全貌、倾向于用最浅薄的语言解释概念的惰性,呼吁读者做个信息时代的反叛者。 另:如果你在意的话,这些文章的总结都是我根据记忆自己写的,没有使用 AI 工具,之前周刊里的总结也都是这样。 ⋈︎ · 连接 做数字时代的「科萨人」 📜 文章链接: 科萨人和祖鲁人 | Limboy 作者从科萨人和祖鲁人的区别想到,我们面对智能手机的态度或许也应该像「科萨人」一样,而不是像「祖鲁人」那样排斥新事物。严格践行数字极简主义,不断地进行 App 断舍离,甚至想把手机换成功能机,完全消除它的便利性,这是一种守旧的做法。我在读过《 数字极简 》之后,就成了这样的「祖鲁人」。在写下这段文字的不久前,我就从手机上卸载了小红书和哔哩哔哩,现在我的手机上除了 NetNewsWire 这个 RSS 阅读器和 Apple Podcast,几乎就没什么信息流可以刷了,而且这两个软件的信息也是极其有限的。 作者说他想要成为一名数字时代的「科萨人」,用更高级的「理解、学习和为我所用」的策略,而非排斥和消除,来驯服自己的智能手机。作者总结的四条核心思想如下: 认清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不要指望频繁通过断舍离等方法解决问题。 理解算法如何工作,理解智能手机的语言,这样才能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冷静的观察者。 不被手机和 App 的预设功能所定义,而是要让它实现自己的目的。 划清和手机的边界,主动设计的自己数字环境,而不是完全地脱离。 作者还提到,他在践行数字极简之后丧失了为手机开发 App 的兴趣,这一点我深有同感,我总是觉得「这个东西非要用手机做不可吗?」,这种想法可能限制了自己的创造力。 #效率 #技术 「只想做个好人」的高学历巨婴 📺 相关剧集:《扑克脸》第二季第 10 集 美剧《扑克脸》最新一集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健身房老板的,健身房以「100% 天然环保」的口号为理念,也因此不卖类固醇之类的药物,卖的是老板妻子从母婴医院里偷来的「母乳」(大概是因为母乳蛋白质含量很高?)。这当然是不卫生且不合法的,所以是发生在健身房内的私下交易,后续的剧情发展很容易猜。我觉得这集最值得品味的是健身房老板 Brick 的人物形象。 Brick 一直想维护他和善、友好、追求天然的体肤之美的品牌形象,但无奈环保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健身房入不敷出,一直被催款。Brick 是体育相关专业的博士,是一个很典型的读书人,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前,他不愿意放弃理想。 他不是个妈宝男,但恋母情结非常明显,到了令人不适的地步。首先,他的妻子是一个在母婴医院工作,照顾婴幼儿的护士,她和 Brick 的相处模式也和妈妈带儿子非常相似,而且不是对待成年子女的方式——Brick 吃饭要妻子帮他戴上餐巾,要妻子用勺子喂他,最喜欢的食物是鸡块…… Brick 遇到麻烦时非常情绪化,需要被妻子抱在怀里哭哭。还记得他卖「母乳」给健身房的顾客吗?他自己也喝,当他妻子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一个人躲在办公室里喝冰箱里的母乳,一边喝一边哭。在故事的最后,真相败露,Brick 崩溃地跟妻子诉说「我做了件坏事…… 我只是想做个好人……」的时候,妻子见没办法让他平静下来,就从包里掏出来一瓶母乳给他喝。他哭着从瓶子里嘬奶喝的样子真的很像个婴儿。 因为是巨婴,人格上很不成熟,他也「看不见别人」。故事的另一个角色 Rodney 经常跟 Brick 抱怨「他从来不听自己说话」,跟 Brick 说过六遍的事情他都记不住,Brick 还一直把他错叫成 Robbie…… 在故事的最后,他和主角 Charlie 发生冲突时一直在乱砸健身房里的东西,受到侮辱时他只会一直大喊「我可是有博士学位的!」。为了维护自己「好人」的形象,他做了很多坏事、撒了很多谎,当他自己也意识到这点时,他一个人躺在健身房里举重,一边哭一边听耳机里播放的「你是勇敢的,你是坚强的,你是美丽的……」 我想,这种藏在硬汉外表下的婴儿应该不是少数。 #人物速写 #心理学 编写玩具软件是种乐趣 📜 文章链接: Writing Toy Software Is A Joy 作者很喜欢费曼的名言「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 not understand.」(我不能理解我不能创造的东西),这句话在我听来很极客、很 nerd。 作者说不借助大语言模型工具从头开始编写玩具软件(Toy Software),对程序员来说,学到的东西要比读一本书来得多得多。作者列出了很多程序员可以自己尝试编写的玩具软件类型,比如正则表达式引擎、x86 操作系统内核、物理引擎、C 编译器和文字编辑器等。他还给出了每种程序的难度和所需的开发时间,给出了相关的参考资料,可以说很实用了。 我在 第 24 期周刊 里分享过一篇《重造轮子的原则》,「不要排斥重造轮子」也是作者的观点。编写玩具软件的时候,也可以参考这篇原则。 #软件 #编程 ⁂ · 星群 Tufte CSS 一个复古、精致的网页排版 CSS 工具,我喜欢这种简洁但不简单的风格,各个元素之间的间距和整个页面的边距处理得很舒服,字体也好看。可惜的是,我觉得这个网站所采用的靠左排版的方式不适合中文,因为中文很难显示出每行右侧参差不齐的起落感。 访问: Tufte CSS 厚币(Thnickels) Theodore Nichols 说某一天有贼闯进了他的车库偷东西,当时能够用来防身的东西只有一袋硬币,但是那个袋子里面只有两枚硬币!贼嘲笑了他,还偷走了他最好的一把扫帚。他感觉被侮辱了,所以他决定铸造更厚的硬币(Thick Nickels)!于是厚币(Thnickels)诞生了! 这个页面的设计跟这个故事一样无厘头,光是把网页称作万维网页面(world wide web page)这个说辞就很复古了。我很喜欢页眉上的旋转厚币,非常好玩。 访问: Thnickels - Thick Coins by Theodore Nichols cleanmac MacOS 上最著名的清理软件应该是 CleanMyMac,但是它的价格是 31.63 美元一个月(如果是月付的话就是 79.67 美元一个月),而且只授权给一台电脑。贵得实在是太离谱了。 cleanmac 这个开源的脚本也可以满足清理操作系统的需求,只不过用起来肯定没有 App 那样方便。效果很棒,我的 Mac 是 256GB 的丐版,定期清理一次可以释放 2GB 左右的存储空间。不过因为权限的问题,清理废纸篓和 Safari 缓存的时候可能会发生错误,大概要折腾一下配置才行。 如果把 cleanmac.sh 这个脚本放在 bin 目录下或者设置别名,就可以直接在终端输入 cleanmac 命令行执行清理操作。 访问: GitHub - hkdobrev/cleanmac ※ · 妙语 Castigat ridendo mores. 这句话是我在《 包法利夫人 》里抄来的,是一句拉丁谚语,我忘记书里给出的译文了。维基百科给出的英译文是:one corrects customs by laughing at them(改变习俗的方法就是嘲笑它)。这句话常被用来解释「讽刺艺术」的作用,一些人认为最佳的改变事物的方式,就是指出其荒谬之处并加以嘲笑。 在我看来,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它把「嘲讽」的行为分了两级:一是以改变为目的的嘲讽,而是以愉悦自己为目的的嘲讽。除了「改变的方式是嘲讽」,也句话也暗示了「嘲讽应被用于改变」。改变别人或许很难,甚至有些自负,但嘲讽的行为本身就把嘲讽者和被嘲讽者自然地分开了——如果一件事情别人做起来很荒谬,那么自己也要离这些事情越远越好。 我依稀记得这句话出自《包法利夫人》中药房老板奥梅和神父的冲突,神父认为文学比音乐更有伤风化,排斥书籍(他所属的教派甚至不读圣经),奥梅用 Castigat ridendo mores 这句话反驳神父,因为奥梅是一个跟随潮流、赞许进步的人物,他拥抱改变,所以推崇多少带有一些讽刺意味的文学。一些守旧的人认为讽刺是邪恶的,一些实干的人认为讽刺是无用的,然而,讽刺的目的就是把「荒谬」摆到明面上来,让人们意识到改变的必要;反对讽刺就是反对进步,被讽刺中伤就是被改变中伤。 ∬ · 切片 我无法停止想你。
06月29日 PM 11:31
查看原文
头像
因为很想念
续租 原本今年6月15日三明的房子到期,不想再续租了,想收回来自己住一下。结果租了4年的小方还是想住这个小区,说东西特别多,也不太好搬,我纠结了几天,最后决定还是续租吧。今天下午带上女儿,坐15点的车...
06月29日 PM 04:23
查看原文